搜尋關鍵字

其  他

月曆鐘

因緣所生法 我說即是空

亦名為假名 亦名中道義

停留時間

停留時間:

               

主題:請問閣主,佛圖澄大師所著<金剛經論>..?

日期:89/03/13

留言者:BILL

留言欄:

佛圖澄大師所著<金剛經論>,以身空,心空,性空,法空,對果位以初果二果三果四果,
,請問佛圖澄大師,為何要如此解,而不以大乘果位..?
請問閣主的看法,對西藏轉世活佛如大寶法王,將來影響中國,漢傳佛教又將如何..?

請問閣主,大乘修行,所謂見佛,是否是指見法界心,而非幻影,以實相來說,處處皆是佛..?

top


主題:RE:請問閣主,佛圖澄大師所著<金剛經論>..?

日期:89/03/13

留言者:閣主

留言欄:

--- 回應 BILL 在 89/03/13 的留言 ---
    佛圖澄大師(232∼348)天竺人,或謂龜玆人,俗姓帛。具有神通力,為西晉時代最偉大的
大乘行者之一,在中國三十八年中化人主、建道場、育僧才,影響早期的中國佛教非常深遠。舉凡
晉代之高僧如道安、竺法首、竺法汰、竺法雅等皆為其弟子,尤其難得的是大師亦持戒嚴謹,不以
弘法行而輕忽戒法。
    大師以「身」「心」「性」「法」四空分別配屬四果,這是當時西域大乘行者,為配合大乘
空義於聲聞名相﹙概念﹚中的調合說,這也是大乘佛法尚未完全與聲聞法區格前,所常有的現象
——以聲聞名相或概念來指涉大乘義理。
    此外在般若會上,聲聞〝大阿羅漢〞已調熟至「恥小慕大」的階段,為了進一步導引聲聞人
再上一層樓,分別再提出性空、法空的大乘空,使羅漢們不再沈滯於少分的空見中,這與本經的用
心亦是一致的!
    「漢傳佛教」不也是〝外地〞佛教傳來後,才慢慢透過吸收轉化而形成?佛弟子該擔心的,
是今日缺乏實學、實修、實證的大德以抉擇並整合傳來的佛教。歷史上漢傳的佛教,從來就不是、
也無法是「封閉自守」的,何況已是「地球村」的今日。深入漢傳佛教而又能理性觀察外來佛教的
人,自然會知道〝漢傳佛教無法被取代〞的事實﹙這也是一種油然生起的「信心」﹚,我們需要的
是努力修持自己,而非擔心別人的傳入。
    以法界心見實相佛,固然〝處處皆是佛〞,然而卻也不壞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的存在,否則
即是斷滅見。
top

主題:有關明心見性的問題

日期:89/04/04
留言者:凡夫
性別:男
留言欄:
請問閣主﹐
明心見性對學佛者如此重要,那末; 
1)明心見性的內容究竟是怎麼回事?   2)怎樣才能證取它? 
3)證到時是什麼境象(界)?      4)證到後又有什麼功用? 
這許多問題,都是學佛者所想(應)明白,而亟待研究的問題, 弟子智淺看了一些佛書還是不明白明心見性的含意﹐所以請閣主用初學佛者易明白的白話文為弟子詳細的解釋一下。 

南無阿彌陀佛﹐弟子凡夫頂禮。
 
top

主題:RE:有關明心見性的問題

日期:89/04/08

留言者:閣主

留言欄:

--- 回應 凡夫 在 89/04/04 的留言 ---
    「明心見性」一般是指〝明白心的本質〞並且〝體解了覺性的作用〞的意思,那是實修
有所來成之後的「效果」,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只可勉強說為是一種「離開自我執取的」、
「無有欲望逼迫的」狀態。
    唯有發起覺悟修道之心、能漸漸少欲知足,努力勤修戒、定、慧的人,方能在消業生慧
的前題下達此境界。總之,你必須先去爬山,你才有機會〝真正〞知道「爬山」是怎麼一回事。
    見性之前,心眼﹝這是比喻﹞未開,憑的是對佛法過去所培養的「信心」善根而摸索的修
行;見性之後,則心眼已開,就像事先已坐過飛機到山頂上遶一圈了,此時「爬山」的心情必
不同於前者。他的一切修行表面看來,與未見性者並無多大不同,只是「心境」卻完全兩樣了。
 
top

主題:煩惱即菩提

日期:89/04/10

留言者:jojo

留言欄:

煩惱即菩提  ,聖人,會不會有恐懼...的知見?

top


主題:RE:煩惱即菩提

日期:89/04/10

留言者:閣主

--- 回應 jojo 在 89/04/10 的留言 ---
    聖人已無恐懼!
 
top

主題:禪淨雙修﹐還是一門深入﹖

日期:89/05/01

留言者:凡夫

性別:男

宗教信仰:佛教

留言欄:

有人說﹕要一門深入﹐東翻翻﹐西找找﹐結果兩頭不到岸。又有人說﹕自力(禪)和他力(淨)一
起修﹐感應比較快。弟子個人認為禪定能培養專主力﹐降伏妄想紛飛對于修持名念佛有很大
的幫助﹐更快達到一心不亂的境界。不知弟子以上的想法是否正確﹐希望閣主慈悲開示。
南無阿彌陀佛              弟子凡夫頂禮。
top

主題:RE:禪淨雙修﹐還是一門深入﹖

日期:89/05/04

留言者:閣主

留言欄:

--- 回應 凡夫 在 89/05/01 的留言 --- 
    念佛重點在求往生,往生的關鍵在臨終正願堅固,為達此目的,故我們一面要加求生西方
之信、願,另一方面則應多憶佛、念佛,以加強臨終正願之心力。在這層義意下,〝禪定〞的輔
助念佛,對淨土的修持確實是有正面價值的。但這也只是應某些人根機的「助行」,而不應認為
〝一定〞要如此修。
top

主題:禮懺與念佛

日期:89/05/06

留言者:理圓

性別:男

宗教信仰:佛

戒別:5

Email[email protected]

留言欄:

請問閣主:
現行懺本來是祖師大德為悲憫眾生依據經典編輯,讓行者懺悔三業。而後來演變成荐亡
消災的工具。然而有淨宗某大德認為禮懺是低級佛法。
請大德開示  禮懺如何利益修行者?念佛人是否需要禮懺?    佛弟子 理圓  和南
top

主題:RE:禮懺與念佛

日期:89/05/08

留言者:閣主

留言欄:

--- 回應 理圓 在 89/05/06 的留言 ---
    懺法甚深!豈可輕視?但以今日經懺流弊之外相,而不究禮懺之內容,輕言高低本即與
佛法平等之旨相違,不足取也。
    懺有事、理之分,下焉者淨除罪障,為修行做基;上焉者悟入實相,成就道業。故天台
宗人,自開宗智祖以降,即以懺法自行化他,歷千多年而不墜良有深義,善學之人切不可人云
亦云。
    閣中「法海一滴\天台學」欄內有一篇關於天台《法華三昧懺》之論文,仁等可以參考。
top

主題:請問閣主:圓觀六妙門

日期:89/05/08

留言者:BILL

性別:男

宗教信仰:佛教

留言欄:

請問閣主:
智者大師,在圓觀六妙門,說到<觀菩提,見一切煩惱生死><觀一佛,見一切眾生及諸佛>...
1.是否觀照時,眾生也可算是念念不斷的念頭(善惡)?

2.世間人,常說人定要群居,與人來往,因獨居會有寂寞...等念頭,但修行有成的人.能獨居一輩子而自在?

top


主題:RE:請問閣主:圓觀六妙門

日期:89/05/17

留言者:閣主

留言欄:

--- 回應 BILL 在 89/05/08 的留言 ---
  「眾生」在一念之中,但卻沒有〝善、惡〞的絕對分別。修行人以法為樂,不會有寂寞之苦。
top

主題:觀世音菩薩

  留言日期:89/06/12

留言者:Ting

  性別:男

  年齡:33

  學歷:大專

  宗教信仰:佛教

  戒別:

  Email[email protected]

  留言欄:

  請問

  觀世音菩薩久遠劫前已成佛,號正法名如來,為何還需應化成觀世音菩薩,如果是為了渡

  眾生,佛也可以渡眾生啊,如釋迦牟尼佛二千五百年前在印度降生

top


主題: RE:觀世音菩薩

  留言日期:89/06/13

留言者:閣主

  留言欄:

--- 回應 Ting 89/06/12 的留言 ---

  佛是極果的聖人,雖於眾生有無限之大悲心,但卻仍無法濟度無緣之眾生。且以極果的身

份示現,對某些眾生而言,可能〝程度〞太高﹝如大學之校長﹞而無法親近,故有古佛乃發

願倒駕慈航,重新示現仍在「因地」修行的菩薩﹝如大學之教授﹞,以方便貼近眾生而利

  益之。說穿了,不過都是〝應以何身得度,即現何身而濟度之〞的利生方便罷了。

top


主題:識大是極妄﹐極真﹖

日期:89/07/28

留言者:凡夫

性別:男

留言欄:

阿彌陀佛,

弟子在【楞嚴經】看到卷三的七大之識大後有此疑問:為何此經先破識心,名義皆妄,畢竟無體
,至顯見文中,又復兼相形而破之,但至十八界,即許為如來藏心,妙真如性,至七大時,更稱
為周偏法界,含吐十虛,即是性之全體。
為何前說它是極妄,而後又說它極真?


謝謝閣主法施。    三寶弟子凡夫頂禮

top


主題: RE:識大是極妄﹐極真﹖



日期:89/07/30

留言者: 閣主 

留言欄: --- 回應 凡夫 在 89/07/28 的留言 --- 

還是凡夫時,心「識」只是指〝第六意識〞,所以純妄無真,然妄心之體即是真如,
只是凡夫「夜夜抱他眠,對面不相識」罷了,約體性說,真如之體周遍十方,故天台云
「即妄是真」正此之謂!

top


主題:當下承擔與事後承擔....?

日期:89/11/28

留言者:BILL

性別:男

宗教信仰:佛教

留言欄:

請問閣主:

依教理,禪宗說見性,天台宗說一心三觀,煩惱即菩提,三心不可得,<當下承擔>.

而小乘或藏教,他的悟,是否也<當下承擔>...?或有和不同...?三心是否也不可得?

謝謝法施!!


top

主題:RE:當下承擔與事後承擔....?

日期:89/11/30

留言者:閣主

留言欄:

--- 回應 BILL 在 89/11/28 的留言 ---


    聲聞人以四諦為實有,故生死與涅槃相隔閡,除非夙具大乘因緣,否則要「當下承擔」恐怕不
易吧。

top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