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檢索
 
若欲搜尋佛法問答的內容,請至佛法問答的網頁搜尋

水月閣


法藏法師專欄

法務活動

法海一滴

僧團共住理念

僧團影相館

沙彌教育

佛教兒童教育施行要點

通俗佈教

線上佛法問答

線上佛法開示

佛法開示講義

線上請求師父晚課回向


線上法會牌位登記

覺性關懷——臨終照護

佛號下載

來電答鈴

世界佛教通訊

供養功德

問卷調查
 
 
【法藏法師文集】  —法介介法師簡介略傳法影法語文集
分享: facebook 噗浪 Plurk twitter delicious MyShare Windows Live yahoo google FunP 推推王 黑米 HEMiDEMi 加入此網頁到:YouPush
 
 

法華三味懺儀輔行集註序(四)

   
 

懺儀之最後一部份,即第五章證相分別。此門分別就戒根發相、定根發相及慧根發相等三者,而論種種深淺不同之修證相。此中三根證相復有上、中、下等三品的不同,如此共有九品善根證相差別,讀文可知。之所以須要預先了知修證之相的原相,一方面固然是希望行人能了解自己的行位,從中獲得肯定與信心。二方面則是為了避免行人因證而妄自尊大、生增上慢而橫遭魔誘,並能因此而不以得少為足,百尺竿頭。所以行者於實修之前,實應預先了解各種證相差別,方能免去種種實修中的過患。第三方面則顯示了天台家在判教、判位上,具有嚴整與細緻的特長,從而堅固了學者對天台教觀的信心。如此,既能使學者望知前路,循序漸進;更也展現了天台教觀在總持佛法上,具有深刻的內修與親證基礎︰雖然在理上,天台教學有很高深的分析理論,然而又能隨時回歸「很現實」的、「可修證」的實修實證之操作上來,如此將可使學者內心更為篤定、踏實。這絕不同於,但有玄學之形而上思考,而拙於實際修持操作的「純義解」佛教。天台教觀並弘的優異特質而來。若不能於教相通達,既使有所證,於各類相似證境,亦無法細細分別;反之,若不能於實修中大開圓解,既使博知教法,則判教、攝位亦無法判佛所未判,攝經所未攝。
以要言之,行者若不能解行並進,善於刀別種種相似證相,將如天台孤山智圓禪師所呵云︰「痴禪任性,濫上聖而情高;狂慧隨情,居下凡而自屈。」以此驗諸昔時,實例不少,至於今日,則痴痴與狂慧之輩高坐上座者,舉目皆是,焉用驗哉!
上來有關懺儀內容大要,大體說竟。不過,對於法華三昧的甚深修習而言,以上的簡介畢竟是相當簡略的,如《要旨》中云︰「若欲廣知,應尋《摩訶止觀》。當知止觀一部,即法華三昧之筌蹄;一乘十觀,即法華三昧之正體。」因此,以上之說明,不過略引入門,學者當發長遠心,為自利利他而深研、深修此三昧行法。

別明求生淨土

最後在結束本段說明之前,關於本懺的內涵,尚有一點值得一提︰雖然關於智者大師臨終前,是往生極樂或投識兜率?依於不同的文獻記載,似乎各有說辭,然而在大師親撰皂本懺儀文中,於修「發願悔」時,明文寫著︰「願命終時神不亂,正念直往生安養,面奉彌陀值眾聖。」卻是不爭的事實!平心而論,大師應緣示現東土,實乃久修菩薩(《感通錄》云,彼為藥王菩薩示現),若本若跡,吾等凡夫皆難測其實。但聖人設教,唯在利生,所謂利益「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濁惡世中」之眾生,豈不正是吾輩?依此而思,則願文中之求生極樂,於今日吾人實有深意焉。《法華經》藥王本事品云︰「聞是經典,如說修行,於此命終,即往安樂世界。阿彌陀佛,大菩薩眾,圍繞住處,生蓮華中。」此往生樂之法門,亦一實相經中,佛所親宣之法門。故知求生淨土,實有深義,非只愚夫、愚婦之輕易勾當。天台大師以降,諸天台宗匠,率多教在天台,行歸淨土,想非偶然。

本懺所依

此外,關於本懺行法之根據,主要是依據《普賢觀經》及《安樂行品》已如前述,然而仍有一些行法,雖亦是《法華》之精神所攝,但具體的卻是援引他經而來,例如︰五悔修法,乃是由《金光明經》除罪業障品中的四悔─懺悔、勸請、隨喜、迴向,另於迴向悔中別開「發願悔」而來。至於前四悔之修法,除《金光明經》有提出外,其實更廣見於其他經論當中,如《占察善惡業報經》卷上、《菩薩藏經》、《大乘三聚懺悔經》、《華嚴經》行願品乃至《十住毘婆沙論》除業品等,率皆論及。而大師更於《摩訶止觀》卷七下,針對此五悔而有詳釋。另如正修章中的供養、禮拜、讚歎等,更是散見各大乘經論當中,不遑備舉。至於五悔中的第一悔─懺六根法,則主要見於《普賢觀經》,《修懺要旨》云︰「此六根懺文,非人師(指大師)所撰,乃聖語親宣。是釋迦本師說,普賢大士為三昧行者,示除障法門。」由此可見,此法華三昧之行法,確實是有各種大乘經論的聖言以為根據的,故大師於此懺法之標題下,才會標示云︰「輒采法華、普賢觀經及諸大乘經意,撰此門,流行後代。」願有心實修之佛子,不以此懺為「一家之言」而輕忽之。(可參考正文56、57頁)

勸請正修

此部法華懺法,自天台創教的一千三百多年以來,即被世世代代的佛弟子們所修習著。不但早已成為後代各天台學者,選造其他懺儀的基本參考,同時其所揭示的修行方式與理念,更隨著天台宗學的廣弘與融入他宗,而成為中國佛教修行的主要特色!此部懺法在中國佛教中的地位與重要性由此可見。若更由此部懺法,乃是以究竟一乘的《法華經》之修習為核心的立場來看,所謂「圓頓大乘,究竟於此」(見頁3之引文),則此部懺儀在整個大乘佛佛法的理解與修證上,說它具有舉足輕重而超乎宗派的地位,應不為過。這也正是此部《輔行集註》,之所以要進行編纂的正面原因。
然而,隨著懺法的流傳日久,及懺法的缺乏弘揚,遂於修懺內涵逐漸疏於了解與重視,而使得天台懺法在宋初大盛之後(主要是四明知禮與慈雲遵式二大師的提倡與實修而帶動),竟逐步地走向衰竭與惡質化。到了元代,由於蒙古族人的統治,其王室對佛法的認識相較於漢人皇帝,則顯得膚淺。在狂熱多於理性的情況下(喇嘛教─西藏紅教─的腐化以推波助瀾,也是原因之一),以政府的力量而崇尚經懺消災,遂使得懺儀佛法開始脫離「實修」內涵,而走向「商業化」傾向。此事到了明初洪武年間,甚至還要政府出面,制定經懺的「公定價格」(見《釋氏稽古略續集》卷二中引〈申明佛教榜冊〉之文),其荒誕可知。直至清末,懺法不但早已失去了大乘了義的甚深止觀內涵,而轉化應付與貿易的媒介,甚至在中國佛教中,也幾乎只剩下「通俗」與「腐敗」的外表。有識、有志之士不屑為之,而不肖的偽濫僧人,則藉此以偷生於教內,腐蝕教本莫此為甚!時至今日,海峽兩岸,乃至世界漢傳佛教的地區,修懺法門竟然已躍昇為寺院或僧伽個人經濟來源的大宗!?而教團內對於修懺的甚深與嚴肅層面,具有深刻理解的人更是少見,(或已隨波逐流亦未可知?)這是今日中國佛教的悲哀,深盼有志僧伽由自身做起,力求改革。
關於對修懺法門的誤解,學人有位戒兄甚至曾說出︰「祖師真慈悲,傳下拜懺法門,讓我們子孫今日有飯吃……」之類的蠢話!而半年前學人參加一個研討會,亦有一位佛學院畢業僧,竟一味將常住經濟與經懺佛事,視為重點關係而論述之,完全無視於經懺內在修道的義涵。這不正深刻地反應了這一代僧青年,對於懺法所持的理解程度,是可其膚淺?總之,對於今日仍在流傳的各類三昧懺儀乃至其他修懺法門,白衣只把它當做求安心或度死人的「祭祀式儀」,而僧伽則把它當做接引眾生(上焉)或安頓生活(下焉)的「方便」或「手段」而已。稍稍像樣的出家人尚且如此,更何況等而下之的求名、求利?
或曰︰只要發心不為錢、不為名,辦個法會接引眾生有何不可?對曰︰固無不可。然而輕忽從事,於修法重心了無所知,以訛傳訛,恐有壞法之失,實乃美中不足。有良知、有擔當、負責任,且愛護佛教的道場主與僧青年,當力求改進。因此,還給懺儀修持法(至少是天台系統的懺法),一個「本來面目」,正是促成此部《輔行集註》編輯的反面助緣。
只是,《集註》的編輯方式與目標,畢竟是以「理解」為目的(「輔行」之名,亦由於此),若用做實修的「法本」,則未免顯得太龐大、雜碎。正如慈雲懺主於〈原本序〉云︰「輒引經文,繫乎卷末,濫回粗注,錯其篇內。」則「細碎之失,莫得而舉」的過失,將無法避免。因此為了日後行者實修上的方便與清晰見,學人更依此《集註》為藍本,重新將誦念有關之儀文,輯為折疊本,以方便實修時依用為旨趣。該本除保留必要之少註文,以為實修中行事、運想之提醒外,其他註解與說明等,一律省略以求明晰易讀,並另外立名為《法華三昧懺儀軌》,以有別於向來所流通者,今則與《輔行集註》一併流通教內。望有心修學法華三昧懺之行者,能事先研考此部《集註》,務使對本懺法有一正確認識、好樂與信心之後,再依《儀軌》而修持之。則解行可以並進,教觀可以雙運,修證可以並彰,即或不能現證三昧,亦種下來日頓悟成佛之大善因緣矣。
當然,由於學人智慧淺溥,學修不足,於編纂過程中,雖屢屢祈求三寶加被,努力小心避免錯誤。但仍恐舛錯與不妥處頗多,這點還請諸法師大德慈悲見諒,並能不吝給予指教。

感恩

最後在結束本文之前,尚要表達學人對以下諸長老大德的由衷謝意與敬意︰首先是上妙下境長老對《法華經》的慈悲教導,及《集註》編輯過程中的鼓勵與指示,方能使學人有「信心」將此項工作完成。其次是本因、性妙二法師乃朱居士等三位大德的支持與協助校稿,以及日新電腦排版公司林佑貞小姐的耐心排版,方能克服諸多校稿及版面安排等方面的問題。再次則是感謝諸多法師、大德的淨財讚助,方能使本懺儀再次弘通成為可能。此外,去夏以來,於《法華經》之講經法會中,多位大德複印並流通之各類《法華懺儀》版本,也是促成此《集註》編輯之重要助緣,亦一併表達學人感激之意。當然,昔日常住多年來,讓學人有親自領眾拜懺的機會,更是此次編輯《集註》及《儀軌》的重要誘因與助緣。古德有云︰成事在緣不在能,驗之此事誠不虛假,更願將此次纂輯《集註》及《儀軌》的功德,迴向法界一切眾生,皆共成佛道。
時維
佛曆二五三九年清明                                                                                       定稿於谷關蘭若
佛曆二五四○年立夏                                                                                       修訂於台中大坑

   
  (按此至【上一頁
   



■楠西萬佛寺:台南市楠西區照興里興北73之5號 電話︰06)7030383、06)5751800#111  傳真︰06)5751411 郵撥帳號:31552013 萬佛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