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檢索
 
若欲搜尋佛法問答的內容,請至佛法問答的網頁搜尋

水月閣


法藏法師專欄

法務活動

法海一滴

僧團共住理念

僧團影相館

沙彌教育

佛教兒童教育施行要點

通俗佈教

線上佛法問答

線上佛法開示

佛法開示講義

線上請求師父晚課回向


線上法會牌位登記

覺性關懷——臨終照護

佛號下載

來電答鈴

世界佛教通訊

供養功德

問卷調查
 
 
【法藏法師文集】  —法介介法師簡介略傳法影法語文集
分享: facebook 噗浪 Plurk twitter delicious MyShare Windows Live yahoo google FunP 推推王 黑米 HEMiDEMi 加入此網頁到:YouPush
 
 

從天台圓教之建立試論圓教止觀的實踐(四)

   
 

   2.依真俗二諦及空觀而建立藏通二教

三諦的建立已如上說,然而藏等化法四教又是如何依之而各別建立其教理內涵的呢?《四教義》卷二<約三諦明四教所詮之理>段云:

三藏教但詮二諦之理,所以稟教之流,不聞佛性常住涅槃,三乘【註23】猶存灰斷【註24】之果也。
通教亦但詮二諦之理,所以稟教之流,亦不聞佛性常住涅槃,三乘 猶存灰斷之果也【註25】

由引文可知,雖說有真、俗、中三諦,然而藏、通二教其實只能詮釋(理解)真、俗二諦之理,所謂不聞「佛性常住涅槃」者,即是指此二教人皆不了中道第一義諦(以下簡稱「中諦」)之理【註26】。然而此二教人既然都只是理解二諦,那麼藏、通二教又當如何分別呢?這必須再以二教對二諦法認知的深淺內容及方法等兩方面來理解。《玄義》卷二下的二諦段文云:

所言七種二諦者:一者實有為俗〔諦〕,實有滅為真〔諦〕。二者幻有為俗〔諦〕,幻有空為真〔諦〕【註27】

湛然大師於《法華玄義釋籤》(以下簡稱「釋籤」)卷六解釋指出,此中第一類二諦乃是指藏教人所認知的二諦;而第二類則為通教人所認識者【註28】
何以藏、通二教人對於二諦的認知會有所不同呢?這主要是由於此二類人修空觀的方法各有不同的方式所使然【註29】。如《四教義》卷十二<約觀心明四教>段云:
約觀心明三藏教相者,即是觀一念因緣所生之心生滅相,析假入空。約此觀門,起一切三藏教也【註30】
又云:

約觀心明通教者,觀心因緣所生一切法,心空則一切法空,是為體假入空,一切通教所明行位因果皆從此起【註31】

此外《教觀綱宗》(下簡稱「綱宗」)亦云:

藏以析空為觀,通以體空為觀【註32】

所謂析空為觀(以下簡稱「析空觀」),即是上引中的「析假入空」;所謂的體空為觀(下稱「體空觀」),即是上引中的「體假入空」。《綱宗》更對此二者的具體內容有略示云:

令修析空觀,觀於地、水、火、風、空、識六界,無我、我所。出分段生死,證偏真涅槃,正化二乘,傍化菩薩【註33】

又云:

令修體空觀,陰、界、入皆如幻化,當體不可得。出分段生死,證真諦涅槃,正化菩薩,傍化二乘【註34】

依上來的引文可知,正由於藏、通二教人對於俗諦的用心觀法不同,才會形成了二教的差別。《玄義》於此則更進一步地說明此二教人的認知差別云:

實有二諦者(此指藏教),陰、入、界等,皆是實法。實法所成,森羅萬品,故名為俗〔諦〕。方便修道,滅此俗已,乃得會真【註35】

可見藏教人既執取一切世間森羅萬物皆是實有的,則必須起析空觀之修道方便,以照見此執取之俗諦境為緣起性空【註36】,了知不但能取之人不可得,即便所取之境亦不可,如此方能滅去對於此一俗諦的妄想取著之心,從而會入滅俗之空性真諦理中。至於通教人對於二諦的理解,則於真諦上的理解固同為了解其為緣起性空之義,然於俗諦上的見解則與藏教人不同,《玄義》卷二下云:

幻有空二諦者【註37】,斥前意也【註38】,何者?實有時無真〔諦〕,滅有時無俗〔諦〕,二諦義不成!若明幻有者,幻有是俗,幻有不可得,即俗而真,〔則二諦義成〕【註39】

由文可知,通教人所見到的二諦,乃是對藏教人依析空觀而建立的二諦見所進行的批判與修正,所以文云「斥前意也」。蓋藏教人既認知世俗諸法為「實有」之體,則此中即不符緣起性空之真諦見,因此在未修方便以證諸法不可得之前,則真諦是不存的,所以文云「實有時無真」。反之,若證入真諦之時,則又滅去世俗諸法之實有性,從而失去了本所認知的俗諦,故文云「滅有時無俗」,因此藏教人的二諦其實是不並存的,故文云「二諦義不成」。反觀通教則不如是,彼人雖亦只見性空之理,然即於世俗諸法中,依體空觀了解彼等當體是「幻有」不實的性空本質。因此不必於修空觀的方便中,滅去俗諦之存在性,方才得到真諦理,乃是在俗諦的當體,即認取其性空不可得的本質,故文云「即俗而真」。既然是幻有,則必不會於幻有之中妄生分別;既然是即俗,則不必捨俗方能得真,這與藏教人在現實世間的修道態度是截然不同的。藏教人在未證析空觀之前,因為執著世間苦、集之相為實有,故急於求脫,而視眾生、及利生之塵勞等世間諸法皆如怨家,避之唯恐不及,因此於現實中,則多少必然會表現出自私求脫的行為及心態,而為大乘行者所病。復在修證析空觀之後,又以為道、滅為實有,世間業已不實,故而抱持五分法身【註40】,而灰身泯智,不能更於解脫中起利生之大用。從而亦喪失了向上更求微妙佛法之大圓滿解脫的機會,因此大乘經中復譏之為「焦芽敗種」。至於通教人,則由於了解即俗而真的道理,因此除了鈍根者,以未發大乘心之故,而落入與藏教人同樣的心態之外,由於此乃「正化菩薩」【註41】 之教,一方面於修持體空觀之中,不至於墮入小乘三藏教人的心態及行為中,另一方面,則在因緣成熟之時,亦有被大乘的別教或圓教所接入的機會【註42】。這正是大、小乘人,因依於所聞教理及所修觀法不同,而產生不同之發心及修道風格的最佳例子。有學者云大、小乘只依於「發心」不同而有分別,其所修、所證則無不同。今此例中藏、通二教所證固皆同為真諦理,然其對空性之見解與修持卻已大不相同,藏、通二教之分別尚且如此,則圓教與藏教之教、理、行、果等差別,更是不可同日而喻。大乘經中所謂「共般若」與「不共般若」之義,亦是指此。持大小乘所見般若皆同之見解者,當可休矣! (待續)

【註解】

註23:三乘指藏教及通教人中的聲聞、辟支佛及菩薩等三根性之人。(參考《四教儀》藏教、通教修行位段,T46,p776c∼p777c)。

註24:灰斷者,乃是指「灰身斷(滅)智」而言,意謂藏、通(當分)二教之人,證四果羅漢時,即不受後有,因此不再來此娑婆受生(色非常住故),故無身以入生死利益群機,亦無智能再起寂照之功(心慮已盡故),以增上斷除界外塵沙、無明二惑之智慧,如焦芽敗種,復又於高原陸地,既聾且啞永無反復。以不能得到究竟真實的圓滿佛果之故,為諸教主所棄,諸經方藥不行。(參考《觀音玄義》卷一,T34,p878a∼p882a及《法華經玄義》卷九,T33,p797a)。

註25:見T46,p728a。

註26:註19之引文云中道第一義諦亦名「虛空佛性」、「法界如如」、「如來藏」等,皆可視為本文中「佛性常住涅槃」的異名。

註27:見T33,p702c。

註28:見T33,p854b。

註29:其實不只是藏、通二教,乃至別、圓二教雖然同樣見於三諦,但也都由於根性的不同,以至於各以不同的三諦觀為法門(前者為次第三觀,後者為一心三觀),而對三諦有淺深不同的認知差別,從而才形成了別、圓二教的區隔,下當廣明。

註30:見T46,p767c。

註31:見T46,p768a。

註32:見T46,p936c。

註33:見T46,p938c。

註34:見T46,p939c。

註35:同註25。

註36:之前《四教義》既引《中論》「空假中偈」云: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此即詮真諦。則知此真諦乃是以「緣起性空」的空觀見為其內容的。

註37:此正是指通教所見之二諦,前文已說明。

註38:「前意」是指前文藏教二諦所立之義的意思。

註39:同註25。

註40:即: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五者。

註41:參考上節「四教八法比較表」可知。

註42:所以名為通教者,正是指其修(空觀)因及所證果(真諦涅槃),大抵同於前之藏教;而其利根之人,又有被後別、圓二教所接。如此既通於前又通於後,故名之為「通」教其義在此。(參考《天台宗入門(下)》p153∼4)。

   
  (按此至【上一頁】【下一頁
   



■楠西萬佛寺:台南市楠西區照興里興北73之5號 電話︰06)7030383、06)5751800#111  傳真︰06)5751411 郵撥帳號:31552013 萬佛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