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檢索
 
若欲搜尋佛法問答的內容,請至佛法問答的網頁搜尋

水月閣


法藏法師專欄

法務活動

法海一滴

僧團共住理念

僧團影相館

沙彌教育

佛教兒童教育施行要點

通俗佈教

線上佛法問答

線上佛法開示

佛法開示講義

線上請求師父晚課回向


線上法會牌位登記

覺性關懷——臨終照護

佛號下載

來電答鈴

世界佛教通訊

供養功德

問卷調查
 
 
【法藏法師文集】  —法介介法師簡介略傳法影法語文集
分享: facebook 噗浪 Plurk twitter delicious MyShare Windows Live yahoo google FunP 推推王 黑米 HEMiDEMi 加入此網頁到:YouPush
 
 

從天台圓教之建立試論圓教止觀的實踐(十)

   
 

  (三)觀不思議境的運心方法

雖然以十法界的心具之觀念即可得十界互具乃至三諦圓融之理,然而若不綜合運用「法界」、「三世間」、「十如」及「三諦」的概念來總括一切事、理、因、果及依、正等,則仍不能將一念三千的不思議正觀完整的呈現。故《輔行》卷九<釋十如>段云:

於一念心,〔若〕不約十界,〔則〕收事不遍;〔若〕不約三諦,〔則〕攝理不周;〔若〕不語十如,〔則〕因果不備;〔若〕無三世間,〔則〕依正不盡【註146】

再者,上小節中雖已談及「心具」不同於「心生」之理,但仍未直顯心具之相。本節將以上節為基礎,而徹顯以一心三觀觀一念理具事造三千性相為不思議圓融三諦的圓教止觀核心。《止觀》卷九<明性德不思議>結成理境段云:

夫一德(心)具十法界,一法界又具十法界,〔共成〕百法界;一界具三十種世間(三世間各十如故),百法界即具三千種世間。此三千在一念心,若無心而已,介爾有心,即具三千!亦不言一心在前,一切法在後;亦不言一切法在前,一心在後。……若從一心生一切法者,此則是縱;若心一時含一切法者,此則是橫。縱亦不可,橫亦不可,祇心是一切法,一切法是心。故非縱非橫,非一非異,玄妙深絕,非識所識,非言所言,所以稱為不可思議境,意在於此【註147】

上文即是觀性德不思議境之文,正是圓教一心三觀的核心觀法!所謂一德者,乃是指不假造作而性具之功德,因其非造作生滅而有,乃理性本然之性分,故言「性」,三諦圓融無有虛妄,具足一切佛法自行化他之能,故名之為「德」,亦可名之為「心」。十法界互具共成百法界,收盡一切法界事相,已如上節所說,又一法界具三世間,每一世間復有十如是以總攝一切事造因果,及依正諸法等,亦如上節所明。如是則吾人現前剎那生起相續無間之一念陰妄識心,當下即具如上所說百界三千種世間。略可以下所示,「一念三千三諦圓融觀法示意圖」而做為參考:

若無心則已,只要一念心起,則此三千世間凜然現前,任運遷流不假作造,譬如明鏡照物,鏡現物現,既非鏡生物,亦非物生鏡,唯鏡、物緣對和合則能照三千性相。《止觀》卷九<明化他不思議境>云:

心與緣合,則三種世間,三千相性,皆從心起【註148】

明鏡喻心,物喻三千,介爾有心,譬如鏡現,鏡中之物任運現前,譬一念具三千。此中不可說因鏡而有物(縱),此譬一念不在前,而三千法亦不在後;亦不可說此鏡含有諸物,以鏡中之物不實故(橫),因此縱橫皆不可得。又望於物時,物不離鏡;望於鏡時,則物不相離,即物是鏡,故言「祇心是一切法,祇一切法是心」。此中當知祇心是一切法者,非心能生一切法,亦非心與緣和合能生一切法。反之,祇一切法是心者,亦非一切法生心,或一切法與緣和合而生心。《止觀》自問云:

心起必託緣,為心具【註149】三千法?為緣具(生)?為〔心、緣〕共具?為離具?若心具者,心起不用緣(無緣豈能自生?);若緣具者,緣具不關〔乎〕心;若共具者,未共各無,共時安有?若離具者,既離心、離緣,那忽心具?四句尚不可得,云何具(生)三千法耶【註150】

上文乃是依《中觀論》的「無生偈」【註151】而推論此一念心不能做為三千世間之生因的道理。有云天台具「唯心論」傾向,觀此文以及前註145所引之觀心文,可以知所言不確矣!既然諸法無生,而卻又三千性相凜然現前,雖凜然現前,卻又不能離心自有,故只能以「祇心是一切法,祇一切法是心」之語而勉強描述之心與一切法,既非相同(非一),亦非不相同(非異),此之存在即是總體法界,而此總體法界又不出一心,但不出一心又不可說彼為心所生。此乃非分別識心所能意識思考推理的存在境界,所以言「不可(意)思」,亦非凡夫語言議論概念所能表述者,所以說「不能(言)議」。此一境界既不離吾人當下這介爾一念妄心,亦非吾人當下這介爾一念妄心所生起的境界,所以吾人所觀的,正可名之為「不思議境」!故《止觀》卷九自云:

〔橫與縱各求三千法不可得,〕亦縱亦橫,求三千法不可得;非縱非橫,求三千法亦不可得。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故名「不可思議境」【註152】

上引文所說的「橫」是指由法性(真如清淨心),及阿賴耶識(通染淨)兩處來探討三千相性的生處,「縱」是指由一念心的生滅性來探討,如是縱橫皆四句推求,而皆不可得出三千諸法為彼等所生的結論。故知在畢竟空性的原理之下檢視,雖前文說「心與緣合,三千相性,皆從心起【註153】」,然而卻不可將之誤解為是心能「生」諸法,或心為三千諸法的所依,就像鏡子只是與緣合而影現諸物,然而卻不能說鏡子能生諸物,或鏡為諸物所依一般,所以只說是「心具三千」。如此心具三千的境既是言語所不能說的,也是識心的分別所無法緣想的,所以吾人乃勉強名此為「不可思議境」。又此境既不離心而有,正是吾人觀心時所現見的全部,所以也可說此心正是不思議境!故《止觀》卷九<結化他妙境>云:「故名此心,為不可思議境也【註154】」其道理在此,天台觀心法門所妙證者亦正在此!

  (四)總結一心三觀與三諦圓融等

以此心具不可思議三千諸法的理解看,所謂心法,當體無非就是三千性相不思議諸法,這是通含法界之色、心、因、果等全體而無所不包的。同時三千相性諸法中的任何一法既是不思議法,則他當體亦不離心法,此時「心與緣合,三千諸法皆起」,故而一色一香與緣合亦是三千諸法皆起,如此則所謂一色一香亦無非具三千矣!所謂一與全體,在與緣和合的情況下,是沒有本質上之差別的。所以《止觀》卷九<觀化他不思議境>段云:

若解一心〔具〕一切心,一切心〔即〕一心,非一非一切;一陰一切陰,一切陰一陰,非一非一切;一入一切入,一切入一入,非一非一切;一界一切界,一切界一界,非一非一切;一眾生一切眾生,一切眾生一眾生,非一非一切;一國土一切國土,一切國土一國土,非一非一切;一相一切相,一切相一相;乃至一究竟一切究竟,一切究竟一究竟,非一非一切。偏歷一切,皆是不可思議境【註155】

如是,隨舉一法,無論其大、小、色、心,皆涵蓋全體。蓋隨舉一法,此法皆是心法,心法具一切故,所以現前一陰、一界、一眾生、一國土乃至一相、一究竟等等,豈不通具一切陰、一切界乃至一切究竟?而此之通具,正是心與緣合而具,既不可言心在法前而生於諸法,也不可說心在法後法生於心(此是「豎」),亦不能說心中「含」有諸法(此是「橫」)。此時,若就具諸法的角度看,則十界條分、因果宛然,無非是「因緣所生」即是「俗」諦。約觀則說為「假觀」,然此假觀乃心具之假,則一假一切假,無空、中而不假,總假觀亦成立矣!若約化他說,隨眾生所見,而說此為因緣所生法,則能廣演一切利他法門,此則是菩薩之「道種智」。如是,於「一法一切法」中,吾人即可得見俗諦、假觀、總假觀乃至道種智等。
同理,再從一切法無非一法的面向看,一切法豈能離心而有?故一切法皆隨因緣,而攝入心所具的任何一法中矣!而此一法,既恰恰是心與緣合而具現,則當體非實,以「我說即是空」故即是「真諦」;約觀則說為「空觀」,然此空觀乃心具之空,則一空一切空,無假、中而不空,所以總空觀亦成立矣!再約化他說,隨智所見,而說此為「空」,令眾生解空去縛,此則是聲聞所得之「一切智」。如是,吾人亦於「一切法一法」中,得見真諦、空觀、總空觀乃至一切智等。
再就「非一非一切」的面向看,非一則離於心,因此離空見,非一切則離於諸法,因此離有見,既然離於空、有二邊見,即所謂「亦名中道義」者,則中道第一義諦義成;約觀說即為「中觀」。但此中觀乃心具之中,非只理上對空、假二觀之對立雙遮、雙照而說的「但中」之中,乃是一中一切中當體無空、假而不中的「圓中」,如是「總中觀」之義亦成立矣!又復此三觀無非於一念心中觀察不思議境而得者,隨舉一觀則餘二觀即在其中,因此歷一一法,無非都是即空、即假、即中的一心三觀,其所照得的,也無非都是即真、即俗、即中的不思議圓融三諦。約化他說,此既非隨情說,亦非隨智說,乃是諸佛非權非實的「一切種智」。如是,吾人最後於「非一非一切」中,得見中諦、中觀、總中觀乃至一切種智等。所以《止觀》卷九於<化他不思議>段中,乃總結云:

若法性(心)與無明(緣)【註156】合,有一切法、陰界入等,即是「俗諦」;一切界入是一法界,即是「真諦」;非一非一切,即是「中道第一義諦」。如是偏歷一切法,無非「不思議三諦」。
若一法一切法,即是因緣所生法,是為假名,「假觀」也;若一切法即一法,我說即是空,「空觀」也;若非一非一切者,即是「中道觀」。
一空一切空,無假、中而不空,「總空觀」也;一假一切假,無空、中而不假,「總假觀」也;一中一切中,無空、假而不中,「總中觀」也;〔此〕即《中論》所說不可思議「一心三觀」,歷一切法亦如是。
若因緣所生一切法者,即方便隨情〔說〕,〔此即〕「道種權智」;若一切法一法,我說即是空,即隨智〔說〕,〔此即〕「一切智」;若非一非一切,亦名中道義者,即非權非實〔說〕,〔此即〕「一切種智」【註157】

  總之,由本節的結論可知,以觀一念三千之不思議境為根本,從而現見一念心具理具事造三千相性的一實相性,再以此為基礎,即能更進一步地發起一心三觀的正觀,照見一諦即三諦,三諦實為一諦【註158】的三諦圓融之一實諦理,並於一心中圓證三智而趨入於佛道,這正是本文所說的,天台圓教與圓教觀,之核心課題與觀法。(待續)

 五、結             論

本文以天台教觀修學的核心課題為考慮的主軸,先以直接關係著止觀實踐的三諦三觀之教理為重點,分別解析了依之而建立的,以天台立場所見的,四種佛法的教理體系(藏、通、別、圓,化法四教)。從三諦的有無及其體悟的淺深,到三觀的全缺及其運用的方式,嚐試依修學止觀的教理切面,去勾勒出藏、通、別、圓四教在三諦、三觀方面的差別所在。同時並舉出必須如此細加分別,其在實修上的意義,以及說明天台之所以強調圓教的內在原因。以如上的理解為基礎,本文接著說明圓教止觀的主要觀境,並釐清對於此一觀境所可能存在的誤解與模糊部份,從而建立一個可以完整討論圓教止觀實踐的思想前提(呈顯圓教止觀之「觀境」)。最後則在前兩章的基礎之上,以不少的篇幅,討論了天台觀一念理具事造三千性相的不思議境之核心觀法內容,並盡筆者個人的體會所及,盡可能具體地描述觀不思議境的運心方法。如此除了從中得以呼應第二章中所說明的圓教之教相外,最重要的,則是希望能提供給讀者一些實修上的幫助,而這一目的與期望,毋寧說正是本文的根本意趣所在!
隨著廿一世紀世界村時代的到來,漢傳佛教在面對著西藏的密法,南傳的原始禪觀,乃至韓國的禪宗以及日本的學術佛教等,其他地區佛教所帶來的衝擊與挑戰之餘,做為漢傳最早成立的本土化宗派,而且素來有教觀雙美之稱,影響漢傳佛教至為深遠的天台宗,是否正該在這個關鍵的時刻上,重新整理出它足以貢獻給世界人類的宗教智慧來?同時也藉此,期望能促成廿一世紀漢傳佛教再次興盛的契機。這是本文在面對諸如「天台止觀法門如何具體修持」之類的詢問時,所做的回應之外,另一個更為深刻的撰寫目的。在此意義下,與其說本文嚐試著讓天台宗能再次於中國佛教中復興起來,倒不如說是希望漢傳佛教,能以一種既不失傳統內涵,而又能更契合時代需要的表現方式,來重新展現其深厚且更加豐富的大乘佛法風貌,並貢獻其智慧於世界人類(甚至其他眾生)心靈淨化與提昇的領域上。
然而,天台教海深廣無涯,實非學人解行能力可及,因此寫作之期望,十分不及二、三,於撰寫過程中,對於天台教相亦屢屢有彌望彌遙、彌鑽彌堅之感。平日少於聞薰多乖修持之病,此時可謂一覽而無遺,愧哉!悔哉!理解尚曰不能,則前所謂「契合時代需要」云者,又豈是本文之能力所逮?只求文中所述,能寡於過失耳。寫作期間蒙三寶恩德加被,方能身心無障,這是學人最當感恩與懺悔者。此外,由於常住諸師之慈悲協助生活料理及寺務打點,方使學人能在少於干擾的情況下,專心努力於學習,乃是學人最大的助緣與外護。當然,主辦單位的美意及容忍稿件的一再延誤,亦提供了不少的助緣,在此亦一併表示感謝云。

參考文獻

1、《妙法蓮華經玄義》智者大師 T33,p691a~
2、《妙法蓮華經玄義釋籤》湛然大師 T33,p815b~
3、《妙法蓮華經玄義研究》李志夫教授編著 台北•中華佛教文獻編撰社
4、《摩訶止觀》智者大師 T33,p1a~
5、《摩訶止觀輔行傳弘決》湛然大師 T46,p141b~
6、《四教義》智者大師 T46,p721b~
7、《觀音玄義》智者大師 T34,p877a~
8、《止觀大意》湛然大師 T46,p459a~
9、《天台四教儀》澄觀大師 T46,p774c~
10、《教觀綱宗》蕅益大師 T46,p936c~
11、《教觀綱宗科釋》靜修大師 水里•蓮因寺出版
12、《天台宗綱要》靜權大師 水里•蓮因寺出版
13、《天台教觀名相表解》水里•蓮因寺出版
14、《法華三昧懺儀輔行集註》釋法藏 埔里•僧伽林文化出版
15、《天台宗入門(中、下)》釋法藏 高雄•諦聽文化出版
16、《天台學》安藤俊雄著 蘇榮焜譯 台北•慧炬出版
17、《天台緣起中道實相論》陳英善 台北•法鼓文化
18、《天台典籍研究》現代佛學叢刊  台北•大乘文化
19、《天台禪法的特質》釋法藏 《一九九八年兩岸禪學研討會論文集》
20、《天台教學史》慧岳長老 台北•中華佛教文獻編撰社
21、《天台教學辭典》會旻長老編 台北•中華佛教文獻編撰社
22、《佛光大辭典》光碟版
23、《丁福保佛學大辭典》CBETA版

【註解】

註146:見T46,p294a。

註147:見T46,p54a。

註148:見T46,p55a。

註149:此處的「具」應解讀為「生」的意思。

註150:見T46,p54a。

註151:《中觀論頌》云:
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知無生。(T30,p2b)。

註152:見T46,p54b。

註153:見註146所引之文。

註154:見T46,p55a。

註155:見T46,p55b。

註156:《止觀》卷九云:
無明、愛等,能潤於業,即心為緣也。(T46,p53b)。

註157:T46,p55b。

註158:見註49所引之文。

   
  (按此至【上一頁
   



■楠西萬佛寺:台南市楠西區照興里興北73之5號 電話︰06)7030383、06)5751800#111  傳真︰06)5751411 郵撥帳號:31552013 萬佛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