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前言
臺灣目前佛教的弘傳,主要為禪宗、密宗、淨土宗,其中更以修學淨土宗者最多。廣義的淨土思想,包含阿彌陀佛淨土、藥師琉璃光如來淨土、彌勒淨土 ….. 等。但在中國佛教中,若稱「淨土宗」,則專指阿彌陀佛淨土,為東晉時慧遠大師所創立。而淨土宗所依之經典有三,曰:《無量壽經》、《觀無量壽佛經》、《阿彌陀經》。其中因阿彌陀佛本願,即淨土宗之思想核心,只見於《無量壽經》,所以《無量壽經》可稱為淨土宗之根本經典,其重要性不容忽視。而近來在全世界相繼成立之淨宗學會,其所提倡、所依止之經典《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為《無量壽經》之會集本,現今讀誦者過於百萬人,必影響往後《無量壽經》之詮釋,故本文將以其會集之精當與否做一研究。
貳、《無量壽經》歷代翻譯及節會集
《無量壽經》自東漢至北宋,共有十二次翻譯,其中七本亡佚,現存於藏經者,只剩五譯,茲列其經名、譯時、譯師如下:
1. 《佛說無量清淨平等覺經》 東漢 • 支婁迦讖譯
2. 《佛說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 吳 • 支謙譯
3. 《佛說無量壽經》 曹魏 • 康僧鎧譯
4. 《大寶積經無量壽如來會》 唐 • 菩提流志譯
5.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 北宋 • 法賢譯
南宋王日休「欲訂正聖言,發明本旨,使不惑於四種之異,而知其指歸也。」故會校四譯,而成《大阿彌陀經》(以下簡稱王會本)。民初印光大師有云:「又有趙宋王龍舒居士,會前二譯及第三譯,並第五趙宋譯,四部取要錄之,名大阿彌陀經。當時大興,後因蓮池大師指其有不依經文之失,從此便無人受持者。」又云:「惜王氏不按本經文義,而據觀經,硬誣蔑善人為惡人,竟以惡人為判斷。王氏尚有此失,後人可妄充通家乎。既有無量壽經,何無事生事。王氏之誤,蓮池大師指出,尚未說其何以如此。今為說其所以,由於死執三輩即九品也。」
清康熙年間,彭際清謂魏譯「經中義句,間有繁複」,故「謹參他本,重加審定,但去其繁複」,而成《無量壽經》節本。清咸豐年間,魏源以為魏譯之阿彌陀佛本願,「重複沓冗,前後雷同」,加上五痛五燒一段「冗複相等」,致使當時叢林不列於日課。故會五譯經文,而成《無量壽經》(以下簡稱魏會本)。印光大師有云:「其《無量壽經》,係魏承貫刪削,又依餘經增益。理雖有益,事實大錯,不可依從。」又云:「魏承貫之學識,不及龍舒,其自任過於龍舒。因人之邗以施功,故易為力。豈承貫超越龍舒之上耶。蓮池尚不流通王本,吾儕何敢流通魏本,以啟人妄改佛經之端。及闢佛之流,謂佛經皆後人編造,初非真實從佛國譯來者。」又云:「魏默深,更不必言矣。膽大心粗,不足為訓。」
至民國初年,夏蓮居因現存《無量壽經》五本,「文詞互有詳略,義諦不無異同,初心學人,㧢讀為艱。僅持一譯,莫窺奧旨,是以塵封大藏,持誦者稀。」又「王彭魏三家節會之本,皆未盡善盡美」,故重會五譯經文,而成《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以下簡稱「夏會本」)。
參、析論夏會本之會集
一.抄自魏源或王日休之會本
(一)尊者憍陳如,尊者舍利弗,尊者大目犍連,尊者迦葉,尊者阿難等。<第一品>
上首弟子漢譯列有三十六位,吳譯三十一位,魏譯三十一位,唐譯二十八位,宋譯三十一位。魏會本云:「憍陳如尊者,大目犍連尊者,舍利弗尊者,迦葉尊者,阿難尊者」,下之小註云:「諸羅漢名,各本或用梵語,或用華語,今止酌列五尊者,以例其餘。」夏會本襲之。
(二)爾時世尊,威光赫奕,如融金聚,又如明鏡,影暢表裡,現大 光明,數千百變。尊者阿難,即自思惟,今日世尊,色身諸根,悅 豫清淨,光顏巍巍,寶剎莊嚴,從昔以來,所未曾見。喜得瞻仰, 生希有心。<第三品>
魏會本云:「爾時世尊,威光赫奕。如融金聚,又如淨明鏡,影暢表裡。」下之小註云:「五句參用魏唐二譯。」又魏會本云:「現大光明,數千百變。」下之小註云:「此八字,依漢吳二譯增。」末魏會本云:「尊者阿難,即自思惟,今日世尊,諸根悅豫,清淨光顏,巍巍寶剎莊嚴,我從昔以來,所未曾見,喜得瞻仰,生希有心。」下之小註云:「以上二行,參用魏漢二譯。」此處小註為魏源自述其會集去取,當中所應留意者為「參用某譯」,表示其參照諸譯,以己意出之,非原譯之貌。
(三)為念過去未來諸佛耶,為念現在他方諸佛耶。<第三品>
魏會本云:「為念過去未來諸佛耶,為念現在他方諸佛耶。」下之小註云:「以上三行,參用各譯字句。」夏會本完全襲用。
(四)汝為哀愍利樂諸眾生故,能問如是微妙之義。汝今斯問,勝於 供養一天下阿羅漢、辟支佛,布施累劫,諸天人民、蜎飛蠕動之類, 功德百千萬倍,何以故,當來諸天人民,一切含靈,皆因汝問而得 度脫故。<第三品>
魏會本云:「汝為哀愍利益諸眾生故,能問如是微妙之義。」下之小註云:「哀愍二句用唐譯」,但唐譯云:「又為哀愍利樂諸眾生故,能問如來如是之義。」顯見其改「如是」為「微妙」。又魏會本云:「汝今斯問,勝於供養一天下阿羅漢、辟支佛,布施累劫,諸天人民、蜎飛蠕動之類,功德百千萬倍,何以故,當來諸天人民,一切含靈,皆因汝問而得度脫故。」下之小註云:「此段用漢吳二譯」,但漢譯云:「若問佛者,勝於供養一天下阿羅漢、辟支佛,布施諸天人民及蜎飛蠕動之類累劫,百千萬億倍矣。佛言,阿難,今諸天帝王人民,及蜎飛蠕動之類,汝皆度脫之。」吳譯同此。細察之,魏會本更動字句之處亦有,如改「蜎飛蠕動之類」為「一切含靈」,改「汝皆度脫之」為「皆因汝問而得度脫故」。夏會本完全襲之。
(五)生我國者,所須飲食衣服,種種供具,隨意即至。<第六品.第三十七願:衣食自至願>
魏會本云:「第二十願、設我得佛,國中天人,衣服飲食,應念所需,自然化現在前。」漢譯云:「我國諸菩薩欲飯時,則七寶𣈥中,生自然百味飯食在前。」吳譯同。魏譯云:「國中天人欲得衣服,隨念即至。」唐譯云:「國中眾生所須衣服,隨念即至。」宋譯無。漢、吳二譯以飯食概括眾生所須,魏、唐二譯則以衣服概括。至魏會本始 言「 衣服飲食 」,而夏會本用之。
(六)十方諸佛,應念受其供養。<第六品.第三十八願:應念受供願>
魏會本云:「第二十願、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乃至欲求諸佛就供,以佛神力,應念即得他方諸佛,舒臂來此,受其供養。」魏會本此願蓋取自宋譯:「我居寶剎所有菩薩,發大道心,欲以真珠瓔珞……承事供養他方世 界無量無邊諸佛世尊,而不能往。我於爾時,以宿願力,令彼他方諸佛世尊,各舒手臂,至我剎中,受是供養。 」 宋譯「欲承事供養他方諸佛而不能往」,魏源一變,而成「欲求諸佛就供」。「 即得他方諸佛 」前之「應念」,亦為魏源所加。夏會本取其文而略之,成「 十方諸佛,應念受其供養 」。
(七) 國土所有一切萬物,皆以無量寶香合成,其香普熏十方世界,眾生聞者,皆修佛行。<第六品.第四十三: 寶香普熏願 >
魏譯云:「設我得佛,自地以上至於虛空,宮殿樓觀,……其香普熏十方世界,菩薩聞者,皆修佛行。」「眾生聞者」二句只見於魏譯,但魏譯為「菩薩聞者」。細尋之,蓋取自王會本:「第五願、我作佛時,我剎中自地以上,至於虛空,皆有宅宇宮殿樓閣,……其香普熏十方世界,眾生聞是香者,皆修佛行。」王會本改「菩薩」為「眾生」,夏會本用之。
(八)若化頂上圓光,或一二三四由旬,或百千萬億由旬,諸佛光明,或照一二佛剎,或照百千佛剎,惟阿彌陀佛,光明普照無量無邊無數佛剎。<第十二品>
魏會本云:「若化頂上圓光,或一二三四由旬,或百千由旬,或億萬由旬,或照一二佛剎,百千佛剎,乃至㧢照無量無邊無數佛剎。」下之小註云「光明遠近不同處,漢吳二譯皆指他方諸佛,魏唐二譯亦同,惟宋譯屬阿彌陀佛,自身圓光,隨意大小,最為得之。」漢譯云:「八方上下無央數諸佛,中有佛頂中光明照七丈,……中有佛頂中光明照二百萬佛國。佛言,八方上下無央數諸佛,其頂中光明所照皆如是也。無量清淨佛頂中光明,焰照千萬佛國。」吳譯同。魏譯云:「或照百佛世界,或千佛世界,取要言之,乃照東方恆沙佛剎,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或有佛光照於七尺,或一由旬,二三四五由旬,如是轉倍,乃照一佛剎。」唐譯亦同此意。宋譯云:「彼佛光明,照於東方恆河沙數百千俱胝那由他不可稱量佛剎,如是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復次,阿難,彼佛無量壽,若化圓光,或一由旬……乃至㧢滿無量無邊無數佛剎。」宋譯分二段敘之,一為阿彌陀佛光照十方佛剎,一為阿彌陀佛圓光㧢滿無數佛剎。魏、唐二譯先敘阿彌陀佛光照十方佛剎,後舉他佛之不及。漢、吳二譯先舉他佛頂光,末舉阿彌陀佛頂光之殊勝。魏源謂其用宋譯,蓋自「若化圓光」下起,而中再加「或照一二佛剎,百千佛剎」。夏會本襲之,但於「或照一二佛剎」前,加「 諸佛光明 」,則意思又改變。
(九)所有一切星宿眾生。<第十三品>
漢、吳二譯云:「而我第二弟子摩訶目犍連,飛行四天下,一日一夜,㧢數星知有幾枚也。」魏、唐二譯只言:「如大目犍連」。宋譯云:「彼大目乾連,神通第一。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一切童男童女,於一晝夜,悉知其數。」。魏會本合「四天下星」、「所有一切童男童女」為「所有一切星宿眾生」,夏會本襲之。
(十)亦無歲月劫數之名。<第二十二品>
魏會本云:「亦無劫數之名」此諸譯皆無。
(十一)於一切處,既無標式名號,亦無取舍分別。<第二十二品>
魏會本云:「於一切處,既無標式,亦無名號,亦無取舍分別。」下之小註云:「此段字句,參取諸譯。」唐譯云:「於一切處,標式既無,亦無名號。」宋譯云:「無其取捨,無其分別。」魏會本合此二譯而成,夏會本襲之。
二.諸譯中同義之經文皆取
(一)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
此為夏會本之經名。「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為宋譯經名,「清淨平等覺」略自漢譯經名「佛說無量清淨平等覺經」。蓋支婁迦讖譯阿彌陀佛為「無量清淨平等覺」,而「平等覺」為佛德號之一,梵語「三藐三佛陀」,一般譯師譯為「等正覺」、「正遍知」。故無量壽佛即無量清淨平等覺。
(二)得無生無滅諸三摩地,及得一切陀羅尼門。隨時悟入華嚴三昧 具足總持百千三昧。<第二品>
「得無生無滅諸三摩地,及得一切陀羅尼門」取自唐譯:「得無生無滅諸三摩地。及得一切陀羅尼門,廣大諸根,辯才決定。於菩薩藏法,善能了知。佛華三昧,隨時悟入。」「具足總持百千三昧」取自魏譯:「具足成就無量總持,百千三昧,諸根智慧,廣普寂定。深入菩薩法藏。得佛華嚴三昧。」三摩地即是三昧,陀羅尼即是總持。二譯所述者一也,為菩薩自利功德。
(三)汝自思惟,修何方便,而能成就佛剎莊嚴。如所修行,汝自當 知。清淨佛國,汝應自攝。<第五品>
「汝自思惟,修何方便,而能成就佛剎莊嚴。」取自宋譯。「如所修行,汝自當知。」取自魏譯:「如所修行,莊嚴佛土,汝自當知。」「清淨佛國,汝應自攝。」取自唐譯:「汝應自攝清淨佛國。」三譯所述者一也,《無量壽經義疏》(以下簡稱《義疏》)云:「如來反答,彰彼先知,不為宣說。」《嘉祥疏》云:「明彼佛推其自解,不肯為說,意欲顯法藏德也。」
(四)所有眾生,生我國者,遠離分別,諸根寂靜,若不決定成等正 覺,證大涅槃者,不取正覺。<第六品.第十二願:定成正覺願>
所有眾生,生我國者,皆同一心,住於定聚。<第六品.第二十九願:住正定聚願>
唐譯第十一願云:「若我成佛,國中有情,若不決定成等正覺,證大涅槃者,不取菩提。」魏譯第十一願云:「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住定聚必至滅度者,不取正覺。」夏會本第十二願蓋取自唐譯第十一願,第二十九願則取自魏譯第十一願,魏、唐二譯願文相同,故會本之第十二願、第二十九願實則一願,《義疏》判為「住定證滅願」。
(五)修菩薩行,積功累德,無量無邊。於一切法,而得自在,非是語言分別所能知。<第九品>
「修菩薩行」取自宋譯:「歷大阿僧祇劫,修菩薩行。」此即第八品「積植德行」,魏譯云:「於不可思議兆載永劫,積植菩薩無量德行。」「積功累德」取自魏譯:「無央數劫,積功累德。隨其生處,在意所欲,無量寶藏,自然發應。」此即第八品「由成如是諸善根故」,唐譯云;「由成如是諸善根故,所生之處,有無量億那由他百千伏藏,自然涌出。」「非是語言分別之所能知」取自唐譯:「如是無邊諸菩薩眾,起諸妙行,供養奉事諸佛世尊,乃至成佛,皆不可以語言分別之所能知。」此即第八品「如是功德,說無能盡」,魏譯云:「常以四事供養恭敬一切諸佛,如是功德,不可稱說。」此段諸句第八品皆具其義,特不同譯本之字句耳,今夏會本拼湊成段,置第九品之首。
(六)如實安住,具足莊嚴威德廣大清淨佛土。<第九品>
此二句取自唐譯:「發是願已,如實安住。種種功德,具足莊嚴威德廣大清淨佛土。」即第八品「發斯弘誓願已,住真實慧,勇猛精進,一向專志莊嚴妙土。」魏譯云:「發斯弘誓,建此願已,一向專志莊嚴妙土。」宋譯云:「發是願已,住真實慧,勇猛精進,修習無量功德,莊嚴佛剎。」故知此二句亦屬重複。
(七)佛語阿難,不思議業,汝可知耶。汝身果報,不可思議。眾生業報,亦不可思議。眾生善根,不可思議。諸佛聖力,諸佛世界,亦不可思議。其國眾生,功德善力,住行業地,及佛神力,故能爾耳。< 第十一品>
「不思議業,汝可知耶」、「眾生善根」取自唐譯:「佛語阿難, 不思議業,汝可知耶。答言,不也。佛告阿難,諸佛及眾生善根業力,汝可知耶。答言,不也。」「汝身果報,不可思議。眾生業報,亦不可思議」、「諸佛聖力,不可思議」取自宋譯:「佛告阿難,汝身果報,亦不可思議。眾生業報,亦不可思議。諸佛聖力,不可思議。」「諸佛世界,亦不可思議。其國眾生,功德善力,住行業地」、「故能爾耳」取自魏譯:「佛語阿難,行業果報,不可思議。諸佛世界,亦不可思議。其諸眾生,功德善力,住行業之地,故能爾耳。」以上三段分取自唐、宋、魏譯,三譯所述者一也。
(八)發清淨心,憶念受持,歸依供養,乃至能發一念淨信,所有善 根,至心迴向,願生彼國。<第二十三品>
「發清淨心」等三句取自宋譯:「欲令眾生聞彼佛名,發清淨心,憶念受持,歸依供養,求生彼土。」「乃至能發一念淨信」等四句取自唐譯:「他方佛國所有眾生,聞無量壽如來名號,乃至能發一念淨信,歡喜愛樂,所有善根,迴向願生無量壽國者,隨願皆生。」二譯所述者一也,為眾生聞名,信心歡喜,皆得往生。
(九)隨己修行,諸善功德。奉持齋戒,起立塔像,飯食沙門,懸繒 然燈,散華燒香,以此迴向,願生彼國。<第二十四品>
「隨己修行」二句取自唐譯:「隨己修行諸善功德,迴向彼佛, 願欲往生。」「奉持齋戒」以下取自魏譯:「多少修善,奉持齋戒, 起立塔像,飯食沙門,懸繒然燈,散華燒香,以此迴向願生彼國。」此為中輩往生之文。唐譯略說,魏譯詳說,取唐譯則不必再取魏譯,取魏譯則唐譯可免。
(十)其下輩者,假使不能作諸功德,當發無上菩提之心,一向專念 阿彌陀佛,歡喜信樂,不生疑惑,以至誠心,願生其國,此人臨終, 夢見彼佛,亦得往生,功德智慧次如中輩者也。
若有眾生住大乘者,以清淨心,向無量壽,乃至十念,願生其國,聞甚深法,即生信解,乃至獲得一念淨心,發一念心念於彼佛,此人臨命終時,如在夢中,見阿彌陀佛,定生彼國,得不退轉無上菩提。<第二十四品>
「若有眾生住大乘者」之一段取自唐譯:「若有眾生住大乘 者,以清淨心向無量壽如來,乃至十念念無量壽佛,願生其國。聞 甚深法,即生信解,心無疑惑。乃至獲得一念淨心,發一念心,念 無量壽佛。此人臨命終時,如在夢中見無量壽佛,定生彼國,得不 退轉無上菩提。」此為唐譯下輩往生之文,但黃念祖於注解中稱此 段為「一心三輩」。黃氏為夏蓮居入室弟子,且夏氏生前多次講演 此會本,而黃氏皆無缺席,故所注必遵其師之意。
《大乘無量壽經解》云:「上三輩往生是一類。下明一念淨心, 十念一念往生之類。或名『一心三輩』。慈老所判『一心三輩』,與夏師同一心眼,彰淨門久隱之妙諦。」又云:「右章全是唐譯經文,魏唐二譯,似為同一梵本。但唐譯此段經文系統分明,文富義深,遠勝魏譯。魏譯則分散於本品首尾兩處,於上輩之前云:『諸有眾生,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至心迴向,願生其國,即得往生。』但復於下輩文中曰:『其下輩者,十方世界諸天人民,其有至心欲生彼國,假使不能作諸功德,……功德智慧,次如中輩者也。』」民初楊文會將唐譯析為四十二章,從此流通即沿用此版本。黃氏見「三輩往生」一章始於上輩,故有此說。何不觀其前一章「十方佛讚」中,亦有:「他方佛國所有眾生,聞無量壽如來名號,乃至能發一念淨信,歡喜愛樂,所有善根,迴向願生無量壽國者,隨願皆生。」若去其所加章名,文氣連貫,則可證魏唐二譯皆同。又《義疏》云:「初中有三,……二、十方佛皆共讚下,舉聞名者,皆得往生,增人去心。三、佛告阿難下,正辨生業,教修往生。」依慧遠法師之科判,魏譯此一小段,屬十方佛讚,非三輩往生之文,故自無黃氏「魏譯分散本品首尾兩處」之疑。
《大乘無量壽經解》又云:「元曉師謂下輩中有兩種人:一者, 發菩提心,十念聖號,是不定性人。二者,聞法深信,乃至一念,是菩薩種性人(正是唐譯中『住大乘者』)。元曉師實已明察魏譯下輩文中,品類不齊。『若聞深法,歡喜信樂,不生疑惑。』如是殊勝智慧,元曉師名之為『菩薩種性人』,實不應限於下輩也。」魏譯「若聞深法,歡喜信樂,不生疑惑」,應是唐譯:「聞甚深法,即生信解,心無疑惑」,非如黃氏謂「住大乘者」一段。又印光大師云:「無量壽經三輩,……不思下輩絕無一語云造業事,乃係善人。只可為九品中之中品。」故應無品類不齊之疑。
《大乘無量壽經解》又云:「又《報恩論》曰:『謹按此段十念往生,專指住大乘者言之。大乘者如禪宗得破參,及讀一切大乘經典,得解悟者皆是,如智者、永明之類。』如是智慧猛利,信願堅固之人,惟智者、永明、中峰諸大老,方所能堪,焉能位列下輩。此一心三輩,乃別有大人作略,超越常格,而得往生者。」近來淨空法師承黃氏之說,於《大乘無量壽莊清淨平等覺經講記》云:「這段經文,慈舟大師判作『一心三輩』。這是屬於不是專修淨土,而是修學其他大乘法門,只要他將修學的功德迴向求生淨土,一樣也能往生。像西土馬鳴、龍樹菩薩、中國智者大師都不是專修淨土,是一心三輩往生的。」魏譯阿彌陀佛願文中第十九願云:「十方眾生發菩提心,修諸功德,至心發願,欲生我國。」此即上輩往生一段之綱要,智者等非專修淨土之諸大祖師,其所行豈有別於此願乎?
(十一)得一乘道,不由他悟。<第三十品>
此取自唐譯:「得一乘道,無有疑惑。於佛教法,不由他悟。」 即前之「究竟一乘,至於彼岸,決斷疑網。」魏譯云:「究竟一乘, 至於彼岸。決斷疑網,慧由心出。於佛教法,該羅無外。」二譯所 述之義相同,但文字有別耳。
(十二)光色參迴,轉變最勝。鬱單成七寶,橫攬成萬物。<第三十 二品>
漢譯云:「五光至九色參迴轉,數百千更變。最勝之自然,自 然成七寶。」吳譯云:「九色參迴轉,數百千更變,鬱單之自然, 自然成七寶。」參照二譯知,漢譯「最勝」即吳譯之「鬱單」,為 北俱盧洲,但一為意譯,一為音譯耳。會本存漢譯之「最勝」,一 洲之名,竟成形容光色轉變之副詞。
(十三)於此世界所有黑山、雪山、金剛、鐵圍、大小諸山,江河、 叢林、天人宮殿,一切境界,無不照見。譬如日出,明照世間,乃 至泥犁、谿谷、幽冥之處,悉大開闢。<第三十八品>
宋譯云:「於此世界,所有黑山、雪山、金山、寶山、目真鄰 陀山、摩訶目真鄰陀山、須彌山、鐵圍山、大鐵圍山、大海江河、 叢林樹木,及天人宮殿,一切境界,無不照見。譬如日出,明照世 間,亦復如是。」漢譯云:「諸天無央數天地須彌山羅寶,摩訶須 彌大山羅寶,諸天地大界小界,其中諸有大泥犁小泥犁,諸山林溪 谷幽冥之處,悉皆大開闢。」宋譯「一切境界,無不照見」,即漢 譯「悉皆大開闢」,此二譯所述者一也。
(十四)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得聞阿彌陀佛名號,能生一念喜愛之心。 <第四十三品>
若有眾生得聞佛聲,慈心清淨,踴躍歡喜。<第四十五品>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得聞阿彌陀佛名號,能生一念喜愛之心」取自唐譯:「若有聞彼佛名,能生一念喜愛之心,當獲如上所說功德。」「若有眾生得聞佛聲,慈心清淨,踴躍歡喜」取自漢譯:「其有善男子善女人,聞無量清淨佛聲,慈心歡喜,一時踊躍,心意清淨。」二譯所述者一也,為眾生得聞佛名,獲利深廣。
(十五)如來興世,難值難見。諸佛經道,難得難聞。遇善知識,聞法能行,此亦為難。若聞斯經,信樂受持,難中之難,無過此難。<第四十五品>
諸佛如來無上之法,十力無畏,無礙無著,甚深之法,及波羅蜜等菩薩之法,非易可遇。能說法人,亦難開示。堅固深信,時亦難遭。<第四十六品>
第 四十五品一段取自魏譯:「如來興世,難值難見。諸佛經道, 難得難聞。菩薩勝法,諸波羅蜜,得聞亦難。遇善知識,聞法能行, 此亦為難。若聞斯經,信樂受持,難中之難,無過此難。」第四十 六品一段取自唐譯:「佛出世難。離八難身,亦為難得。諸佛如來 無上之法,十力無畏無礙無著甚身之法,及波羅蜜等菩薩之法,能 說法人,亦難開示。阿逸多,善說法人,非易可遇。堅固深信,時 亦難遭。」魏、唐二譯所述者一也,明淨土教人往生,獨此一經, 為是最難。而夏會本皆錄,一置四十五品,一置四十六品。
三.省略原譯經文,以致意思不完備或改變
(一)佛說阿彌陀佛為菩薩求得是願時,阿闍王子,與五百大長者。 <第十品>
漢譯云:「佛說無量清淨佛為菩薩,求索得是二十四願時,阿闍世王太子,與五百大長者迦羅越子。」會本略「阿闍世」為「阿闍」,「大長者子」為「大長者」。「大長者子」為大長者之子,故異於原譯。
(二)佛即知之,告諸比丘,是王子等,後當作佛。<第十品>
吳譯云:「佛即知之,告諸比丘僧,是阿闍世王太子及五百長者子,卻後無數劫,皆當作佛,如阿彌陀佛。」阿闍世王太子及五百長者子,聽聞佛宣說阿彌陀佛本願,而起效法之心,心中俱願言:「令我等後作佛時,皆如阿彌陀佛。」此段即佛對其證明,故「如阿彌陀佛」不可省。
(三)即隨彼佛,往生其國,便於七寶華中自然化生。<第二十四品>
漢譯云:「便於七寶水池蓮華中化生,則自然受身長大,則作阿惟越致菩薩。」吳譯同,「阿惟越致」即不退也。魏譯云:「便於七寶華中自然化生,住不退轉。」唐譯云:「即隨如來,往生彼國,得不退轉。」宋譯云:「即得往生極樂世界,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諸譯於此下皆有「住不退轉」之語,而夏會本略之,意思則不完備。
(四)其下輩者,假使不能作諸功德,當發無上菩提之心,一向專念 阿彌陀佛,歡喜信樂,不生疑惑,以至誠心,願生其國,此人臨終, 夢見彼佛,亦得往生,功德智慧次如中輩者也。<第二十四品>
魏譯云:「其下輩者,十方世界諸天人民,其有至心欲生彼國,假使不能作諸功德,當發無上菩提之心,一向專意,乃至十念,念無量壽佛,願生其國。若聞深法,歡喜信樂,不生疑惑。乃至一念念於彼佛,以至誠心願生其國。此人臨終,夢見彼佛,亦得往生。功德智慧,次如中輩者也。」下輩往生者,有二類:一為「其有至心欲生彼國,假使不能作諸功德」者,其修行方法為:「一向專意,乃至十念,念無量壽佛」。一為「其有至心欲生彼國,假使不能作諸功德,若聞深法,歡喜信樂,不生疑惑」者,其修行方法為:「乃至一念念於彼佛」,此在原譯中相當清楚,但夏會本略去第一類之「十念」、「願生其國」,及第二類之「若聞深法」、「一念念佛」,則魏譯下輩經文本義全失。
(五)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此經典,受持讀誦,書寫供養,晝夜 相續,求生彼剎。發菩提心,持諸禁戒,堅守不犯,饒益有情,所 作善根,悉施與之,令得安樂,憶念西方阿彌陀佛,及彼國土,是 人命終,如佛色相種種莊嚴,生寶剎中,速得聞法,永不退轉。< 第二十五品>
宋譯云:「復次,阿難。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此經典,受持 讀誦,書寫供養,晝夜相續,求生彼剎。是人臨終,無量壽如來, 與諸聖眾,現在其前。經須臾間,即得往生極樂世界,不退轉於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復次,阿難。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發菩提心已, 持諸禁戒,堅守不犯,饒益有情,所作善根,悉施與之,令得安樂, 憶念西方無量壽如來,及彼國土。是人命終,如佛色相種種莊嚴, 生寶剎中,賢聖圍繞,速得聞法,永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此為宋譯「三輩往生」之上、中二輩,夏會本略上輩往生之果,及 中輩一段之主詞(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致使此二輩相混淆,修上 輩之因,竟得中輩之果,宋譯上、中二輩經文本義盡失。
(六)無量壽佛意欲度脫十方世界諸眾生類,皆使往生其國,悉令得 泥洹道,作菩薩者,令悉作佛,既作佛已,轉相教授,轉相度脫, 如是輾轉,不可復計,十方世界,聲聞菩薩,諸眾生類,生彼佛國, 得泥洹道,當作佛者,不可勝數。<第二十九品>
漢譯云:「佛言,無量清淨佛尊壽,卻後無數劫常未央,無般 泥洹時也。無量清淨佛於世間教授,意欲過度八方上下諸無央數佛 國諸天人民及蜎飛蠕動之類,皆欲使往生其國,悉令得泥洹之道。 其諸有作菩薩者,皆欲令悉作佛。……無量清淨佛所度脫,展轉如 是,復住無數劫無數劫,不可復計劫,終無有般泥洹時也。」此段 經文之主旨,應為首句「無量清淨佛尊壽,卻後無數劫常未央,無 有般泥洹時也」,謂阿彌陀佛壽命長久,不可稱計。因阿彌陀佛欲 使十方眾生,皆能往生其國修學,而得成佛道。夏會本略之,則失 其要。
(七)因緣願力,出生善根,摧伏一切魔軍。<第三十一品>
唐譯云:「因力,緣力,願力,發起力,世俗力,出生力,善根力,三摩地力,聞力,捨力,戒力,忍力,精進力,定力,慧力,奢摩他力,毗𣈥舍那力,神通力,念力,覺力,摧伏一切大魔軍力。」對照原譯,方知夏會本「因緣願力」為因力、緣力、願力;「出生善根」為出生力、善根力;「摧伏一切魔軍」為摧伏一切大魔軍力。《無量壽經》彰極樂世界菩薩行德圓備之文有七小段,此為第六「諸力具足」。
(八)鬱單成七寶,橫攬成萬物。<第三十二品>
吳譯云:「鬱單之自然,自然成七寶,橫攬成萬物。」此段以 北俱盧洲(即「鬱單」),喻極樂世界之萬物不假造作,自然感得。夏會本略前二句之「自然」,一者失此喻之要,二者文句不順。
(九)降化其意,令持五善,獲其福德。<第三十五品>
魏譯云:「 降化其意,令持五善, 獲其福德度世長壽泥洹之道。」 《義疏》云:「獲其福者,由持五戒,於現在世,身安無苦,翻前 五痛。度世長壽泥洹道者,後生彌陀,終得涅槃,翻上五燒。」故 知「度世長壽泥洹之道」對應「五燒」,實不可缺。魏譯於前亦有:
「後生無量壽國,快樂無極,長與道德合明,永拔生死根本,無復 貪恚愚癡苦惱之患。欲壽一劫百劫千億萬劫,自在隨意,皆可得之。」
此敘往生之益。「永拔生死根本」即度世也,「欲壽一劫」等,即 長壽也。故知佛在本經勸人以善攻惡,非只為現世得福,而終得涅 槃,方為佛之本懷。
(十)汝等廣植德本,勿犯道禁,忍辱精進,慈心專一,齋戒清淨, 一日一夜,勝在無量壽國為善百歲。<第三十七品>
漢譯云:「若曹於是,益作諸善,布恩施德,能不犯道禁,忍 辱精進,一心智慧,展轉復相教化,作善為德,如是經法,慈心專 一,齋戒清淨,一日一夜者,勝於在無量清淨佛國作善百歲。」魏 譯云:「汝等於是廣植德本,布恩施惠,勿犯道禁,忍辱精進,一 心智慧,轉相教化,為德立善,正心正意,齋戒清淨,一日一夜, 勝在無量壽國為善百歲。」此敘在此世界修行之難,但若肯修,其 果亦殊勝。修行須自利利他,此舉六度以明自利,而「轉相教化」 為利他行。漢、魏二譯中何有六度?「布恩施惠」即布施,「勿犯 道禁」即持戒,忍辱、精進自不待言,「一心」即禪定,「智慧」即 般若。原譯六度圓具,但夏會本只存其三:持戒、忍辱、精進。
(十一)以頭著地,稱念南無阿彌陀三藐三佛陀。諸天人民,以至蜎飛蠕動,睹斯光者,所有疾苦,莫不休止,一切憂惱,莫不解脫。悉皆慈心作善,歡喜快樂。<第三十八品>
吳譯云:「以頭腦著地,皆言南無阿彌陀三耶三佛檀。阿彌陀佛放大光明威神已,無央數諸天人民,及蜎飛蝡動之類,皆悉見阿彌陀佛光明,莫不慈心歡喜者。」此敘阿難頂禮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放光,普照十方世界。故後方有眾生見此光明,身心安樂。夏會本略「阿彌陀佛放大光明威神已」,佛既無放光,後何有眾生「睹斯光者」?
(十二)汝見彼國淨行之眾,游處虛空,宮殿隨身,無所障礙,遍至 十方供養諸佛不。<第三十九品>
宋譯云:「汝見菩薩聲聞淨行之眾,而作佛聲,演說妙法,一 切佛剎,皆得聞聲,獲利樂不。汝見百千俱胝眾生,游處虛空,宮 殿隨身不。」此敘極樂世界眾生,一者「菩薩聲聞淨行之眾」,二 者「百千俱胝眾生」。夏會本略前者之行,及後者之主詞,淨行之 眾本為演說妙法,而成游處虛空,異於原譯。
(十三)復有眾生,積集善根,希求佛智、普遍智、無等智、威德廣 大不思議智。於自善根,不能生信。<第四十品>
唐譯云:「若有眾生,墮於疑悔,積集善根,希求佛智、普遍 智、不思議智、無等智、威德智、廣大智。於自善根,不能生信。」 此敘一類眾生,以疑悔之心積集善根、希求佛智。若此無「墮於疑 悔」,則後何有「當知疑惑,於諸菩薩為大損害,為失大利」?夏 會本失其要也。
(十四)若有墮於疑悔,希求佛智,至廣大智。於自善根,不能生信。<第四十一品>
唐譯云:「若有墮於疑悔,種諸善根,希求佛智,乃至廣大智。 於自善根,不能生信。」以此對照(十三),前略「墮於疑悔」,此 略「種諸善根」,前後文不一致,二段皆非唐譯本來面目。
四.取原譯中無關之句子或段落合之
(一)天人歸仰,請轉法輪。<第二品>
「天人歸仰」取自魏譯:「捨彼天宮,降神母胎。從右脅生。現行七步。光明顯耀,普照十方。無量佛土,六種震動。舉聲自稱,吾當於世,為無上尊。釋梵奉侍,天人歸仰。」此應為佛出生時。而「請轉法輪」亦取自魏譯:「得微妙法,成最正覺。釋梵祈勸,請轉法輪。」此為佛成正覺時。
(二)開化顯示真實之際。<第二品>
魏譯云:「分別顯示真實之際。得諸如來辯才之智。入眾言音,開化一切。」原譯中,「開化」為開化一切眾生。夏會本合首尾二句,成「開化顯示真實之際」,真如自性何須開化?
(三)拯濟負荷,皆度彼岸。<第二品>
魏譯云:「示現滅度,拯濟無極」又云:「荷負群生,為之重擔」又云:「於諸眾生,視若自己。一切善本,皆度彼岸。」夏會本取三段之句而合之。
(四)願當安住三摩地,恆放光明照一切。<第四品>
唐譯云:「願當安住三摩地,演說施戒諸法門,忍辱精勤及定。慧。」宋譯云:「復有十方諸佛剎,恆放光明照一切」。唐譯為法藏比丘安住正定後,演說菩薩六度之法,而宋譯「放光」之主詞為十方佛剎。夏會本合此二句,成法藏比丘安住正定後,放光照物,實異於原譯。
(五)感得廣大清淨居,殊勝莊嚴無等倫 。 <第四品>
唐譯云:「及以無邊勝進力,感得殊勝廣淨居。」宋譯云:「復有十方諸佛剎,恆放光明照一切,殊勝莊嚴無等倫,願我成就利群品。」唐譯敘法藏比丘願以勝進力,感得殊勝淨土。而宋譯「殊勝莊嚴」所形容者,為十方佛剎所放之光明。夏會本合此二句,「殊勝莊嚴」所形容者,成法藏比丘感得之淨土,異於原譯。
(六)取願作佛,悉令如佛。<第五品>
漢譯云:「拔人勤苦生死根本,悉令如佛。唯為說經所可施行,令疾得決。我作佛時,令無及者。願佛為我說諸佛國功德,我當奉持,當那中住。取願作佛,國亦如是。」原譯中,「悉令如佛」為拔除眾生之生死根本,悉令眾生如佛。但夏會本成法藏比丘願己成佛道時,依正莊嚴皆如其師世自在王佛,異於原譯。
(七)我立是願,都勝無數諸佛國者。<第五品>
漢譯云:「我立是願,如多陀竭佛所有者,願悉得之。」吳譯云:「諸來生我國者,悉皆令作菩薩阿羅漢,無央數都勝諸佛國。」依原譯,「無央數都勝諸佛國」為述往生極樂者無數,且勝於十方佛國。今會本改為「都勝無數諸佛國者」,以讚法藏之願。
(八)十方眾生,聞我名號,繫念我國。發菩提心,堅固不退。植 眾德本,至心迴向,欲生極樂,無不遂者。若有宿惡,聞我名字, 即自悔過,為道作善,便持經戒,願生我 剎,命終不復更三惡道, 即生我國。<第六品.第二十一願:悔過得生願>
魏譯云:「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聞我名號,繫念我國,植眾德本,至心迴向,欲生我國,不果遂者,不取正覺。」吳譯云:「第五願、使某作佛時,令八方上下諸無央數天人民及蜎飛蝡動之類,若前世作惡,聞我名字,欲來生我國者,即便返正自悔過,為道作善,便持經戒,願欲生我國不斷絕,壽終皆令不復泥犁禽獸薜荔,即生我國,在心所願。」漢譯云:「十九、我作佛時、他方佛國人民,前世為惡,聞我名字,及正為道,欲來生我國,壽終皆令不復更三惡道,則生我國,在心所願。」此章前半為魏、唐二譯之第二十願,為三輩往生之中輩。而「若有宿惡」下,為漢、吳二譯之「悔過得生願」。前後各有其旨,夏會本竟統而稱之「悔過得生」。
(九) 若聞我名,壽終之後,生尊貴家。諸根無缺。<第六品.第二 十六願: 聞名得福願 >
「 若聞我名 」等三句取自魏譯第四十三願:「他方國土諸菩薩 眾,聞我名字,壽終之後,生尊貴家。」「諸根無缺」取自唐譯第四十一願:「餘佛剎中所有眾生,聞我名已,乃至菩提,諸根有闕,德用非廣者,不取菩提。」為魏、唐二譯之「根用全廣願」,夏會本未標出,而合於此願中。
(十)十方佛剎,諸菩薩眾,聞我名已,皆悉逮得清淨、解脫、普等 三昧,諸深總持,住三摩地,至於成佛,定中常供無量無邊一切諸 佛,不失定意。<第六品.第四十四願:普等三昧願 、 第四十五願: 定中供佛願>
魏譯第四十二願云:「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皆悉逮 得清淨解脫三昧。住是三昧,一發意頃,供養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 尊,而不失定意。」又其第四十五願云:「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 我名字,皆悉逮得普等三昧。住是三昧,至於成佛,常見無量不可 思議一切諸佛。」夏會本取此二願為其願文第二十三章,又分為二 願:普等三昧願、定中供佛願。「定中供佛」為「清淨解脫願」之 內容,而會本既定四十四願為「普等三昧願」,而普等三昧之內容 竟闕如。
(十一)開彼智慧眼,獲得光明身。 < 第七品 >
魏譯云:「開彼智慧眼,滅此昏盲暗。」宋譯云:「獲彼光明身, 如佛普照曜。」魏譯敘開眾生智慧以破其昏闇,宋譯敘願己光明如 佛。夏會本合此二句,成開眾生智慧,以得光明之身,異於原譯。
(十二)志願無倦,忍力成就。<第八品>
魏譯云:「忍力成就,不計眾苦。少欲知足,無染恚癡。三昧常寂,智慧無礙。無有虛偽諂曲之心。和顏愛語,先意承問。勇猛精進,志願無倦。」夏會本取此段之首尾二句合之。
(十三)軌範具足,觀法如化,三昧常寂。<第八品>
宋譯云:「恆以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六度之行,利樂眾生。軌範具足,善根圓滿。所生之處,有無量無數百千俱胝那由他珍寶之藏,從地湧出。」魏譯云:「以大莊嚴具足眾行。令諸眾生功德成就。住空無相無願之法。無作無起,觀法如化。」魏譯云:「少欲知足,無染恚癡。三昧常寂,智慧無礙。無有虛偽諂曲之心。」夏會本各取三段之一句合之。
(十四)彼於前世住菩薩道,無數劫來,供養四百億佛。<第十品>
吳譯云:「是阿闍世王太子及五百長者子,住菩薩道以來,無 央數劫。皆各供養四百億佛已,今復來供養我。阿闍世王太子及五 百長者子等,皆前世迦葉佛時,為我作弟子。今皆復會,是共相值 也。」原譯阿闍世王太子等「住菩薩道以來,無央數劫」,而夏會 本竟成「前世住菩薩道」。其中「前世」蓋取自「前世迦葉佛時」, 因迦葉佛為賢劫第三佛,釋迦為第四,故言「前世」。
(十五)樓觀欄楯,堂宇房閣,廣狹方圓,或大或小,或在虛空,或在平地。清淨安隱,微妙快樂。應念現前,無不具足。<第十九品>
魏譯云:「彼佛國土,清淨安隱,微妙快樂,次於無為泥洹之 道。」「清淨安隱,微妙快樂」原為形容極樂世界,今夏會本將此 二句合於此,成形容樓觀等物,異於原譯。
(十六)若有眾生,欲生彼國,雖不能大精近禪定,盡持經戒,要當作善,所謂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淫欲,四不妄言,五不綺語,六不惡口,七不兩舌,八不貪,九不瞋,十不癡,如是晝夜思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整種功德,種種莊嚴,志心歸依,頂禮供養,是人臨終,不驚不怖,心不顛倒,即得往生彼佛國土。<第二十五品>
漢譯云:「諸欲生無量清淨佛國,雖不能大精進禪定持經戒者,大要當作善。一者不得殺生,二者不得盜竊,三者不得淫佚,犯愛他人婦女,四者不得調欺,五者不得飲酒,六者不得兩舌,七者不得惡口,八者不得妄言,九者不得嫉妒,十者不得貪欲,……我皆慈哀之,悉令生無量清淨佛國。」宋譯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發十種心,所謂一不偷盜,二不殺生,三不婬欲,四不妄言,五不綺語,六不惡口,七不兩舌,八不貪,九不瞋,十不癡,如是晝夜思惟極樂世界無量壽佛種種功德,種種莊嚴,志心歸依,頂禮供養。是人臨終,不驚不怖,心不顛倒,即得往生彼佛國土。」夏會本「欲生彼國,雖不能大精進禪定,盡持經戒,要當作善」取自漢譯三輩後之第一類,而「所謂一不殺生」下,全取自宋譯下輩,以此因得彼果,異於原譯。
(十七)若多事物,不能離家,不暇大修齋戒,一心清淨,有空閑時,端正身心,絕欲去憂,慈心精進,不當瞋怒嫉妒,不得貪餮慳惜,不得中悔,不得狐疑,要當孝順,至誠忠信,當信佛經語深,當信作善得福,奉持如是等法,不得虧失,思惟熟計,欲得度脫,晝夜常念,願欲往生阿彌陀佛清淨佛國,十日十夜,乃至一日一夜,不斷絕者,壽終皆得往生其國。<第二十五品>
「若多事物,不能離家,不暇大修齋戒,一心清淨,有空閑時,端正身心,絕欲去憂」、「思惟熟計,欲得度脫」取自漢譯:「佛言,世間人欲以慕及賢明,居家修善為道者,與妻子共居,在恩好愛欲之中,憂念若多,家事襥務,不暇大齋戒一心清淨。雖不能得離家,有空閑時,自端正心,意念諸善,專精行道十日十夜。殊使不能爾,自思惟熟計,欲度脫身者,下當絕念去憂,勿念家事,莫與女人同襍,自端正身心,斷愛欲,一心齋戒清淨,至意念生無量清淨佛國,一日一夜不斷絕者,壽終皆得往生其國。」此為三輩後之第二類。而「不當瞋怒嫉妒,不得貪餮慳惜,不得中悔,不得狐疑,要當孝順,至誠忠信,當信佛經語深,當信作善得福,奉持如是等法,不得虧失。」、「晝夜常念,願欲往生阿彌陀佛清淨佛國,十日十夜。」取自漢譯三輩後之第一類,參照(十六)。又「慈心精進」取自漢譯下輩:「其三輩者,其人願欲生無量清淨佛國,若無所用分檀布施,亦不能散華燒香,然燈懸繒綵,作佛寺起塔,飲食沙門者,當斷愛欲,無所貪慕,慈心精進。」取三類之文合為一類,異於原譯。
(十八)以無礙慧,解法如如。<第三十品>
魏譯云:「以無礙智,為人演說。等觀三界,空無所有。志求佛道,具諸辯才,除滅眾生煩惱之患。從如來生,解法如如。」「無礙慧」以為人演說,「解法如如」因從真如本性流露故。合此二句,譯於原譯。
(十九)以方便智,增長了知。<第三十品>
唐譯云:「以方便智,修行滅法。善知取捨理非理趣。於理趣非理趣中,皆得善巧。於世語言,心不愛樂。出世經典,誠信勤修。善巧尋求一切諸法。求一切法,增長了知。」「方便智」為修行滅法,「增長了知」因求一切法故,如是因得如是果,今夏會本又成行此因得彼果,異於原譯。
(二十) 利害勝負。<第三十五品>
漢譯云:「更相利害,爭錢財鬥。忿怒成讎,轉爭勝負。」「勝負」為其所爭,「利害」為其之間關 係。 「勝負」因心中忿仇而爭,關係「利害」以致爭鬥錢財。將其合之,異於原譯。
(二十一)忽見阿彌陀佛,容顏廣大,色相端嚴,如黃金山,高出一 切諸世界上。<第三十八品>
「高出一切諸世界上」取自魏譯:「即見無量壽佛威德巍巍,如須彌山王,高出一切諸世界上。」「如黃金山」取自宋譯:「忽然得見極樂世界無量壽佛,容顏廣大,色相端嚴,如黃金山。 …… 及見無量壽如來聲聞菩薩圍繞恭敬,譬如須彌山王,出于大海。」原譯中,「黃金山」為形容阿彌陀佛容顏。「高出一切世界」,因喻阿彌陀佛全身如須彌山王故。以此加於「如黃金山」後,成阿彌陀佛容顏高出一切世界,異於原譯。
(二十二)明現照耀。<第三十八品>
唐譯云:「時諸佛國,皆悉明現,如處一尋。」魏譯云:「相好 光明,靡不照耀。」原譯中,「明現」者為十方佛國,「照耀」者為 阿彌陀佛光明,主詞不同,豈可合之。
(二十三)若有眾生,明信佛智,乃至聖智,斷除疑惑,信己善根, 作諸功德,至心迴向。<第四十品>
此段以魏譯為主:「若有眾生,明信佛智,乃至聖智。作諸功德,信心迴向。」但「斷除疑惑,信己善根」取自唐譯:「若有眾生,斷除疑悔,積集善根,希求佛智,乃至廣大智,信己善根。」今以此二句置於其中,異於原譯。
肆、結論
既云會集,須遵循之原則有二:一者,會集應出於原譯經文。二者,會集後之意思,必合於原譯經義 。筆者據此原則,詳審其文,所得結論分四項述之:
一. 抄自王、魏會本:
夏會本黃超子序云:「夫會集與譯義不同,譯經須見梵本,會集須照原文,無徵不信,儒籍尚然。原譯所無,徵與何有?」雖序作如此言,但觀其會集,仍不免有此之失。若會集不出於原譯,恐有印光大師所云:「啟人妄改佛經之端,及闢佛之流,謂佛經皆後人編造,初非真實從佛國譯來者。」之弊。
二. 諸 譯中同義之經文皆取:
梅光羲序中,謂夏會本「繁複冗蔓,歸於簡潔」。但夏氏取不同譯本而經義相同者,有十五處,此非「繁複冗蔓」乎?其中問題最大者,為「一心三輩」,黃念祖謂其師「發前人未發之精蘊」。吾觀歷來祖師大德釋唐譯下輩經文,皆 無作此解。且魏、唐二譯三輩往生,上輩往生之果,為臨終真佛來迎,中輩為化佛來迎,下輩為夢中見佛,層次井然,中次於上,下又次於中。若真如夏會本所言,此為非專修淨土之諸大祖師,迴向己所修功德,求生佛國,則何以其往生之果只為「夢中見佛」?
三. 省略 原譯經文:
梅光羲序中,不云夏會本「無諦不收」乎?何以原譯之句,或為全段之要,竟闕略之,以致欲顯之理,隱沒不現。其中「下輩往生」最不忍卒讀,凡與「一心三輩」雷同之句皆刪,如「乃至十念」、「若聞深法」、「乃至一念,念於彼佛」,以致下輩經義晦澀不明。
四. 取原譯中無關之句子或段落合之:
梅光羲序中,不云夏會本「艱澀沉晦,使之爽朗」乎?取自不同處,意思亦無關之句,出己心裁,拼湊成段,或有因此而令人不知所云,或有因此而使經義改變。
夏會本之弘傳,已屆十四年矣!近來批評者益眾,或疑夏蓮居之修證,或斥其藐視梵本,或謂歷來只見居士會集,而無出家眾為之。觀其所批評之語,不免流於空泛。故本文著眼之處,為夏氏會集時,取捨之精當與否,唯有如此論會集,方可稱為公允。
伍、參考書目
(一) 經典類:
1. 《佛說無量清淨平等覺經》後漢.支婁迦讖譯 / 《大正藏》 / 新文豐出版社
2. 《佛說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吳.支謙譯 / 《大正藏》 / 新文豐出版社
3. 《佛說無量壽經》曹魏.康僧鎧譯 / 《大正藏》 / 新文豐出版社
4. 《大寶積經無量壽如來會》唐.菩提流志譯 / 《大正藏》 / 新文豐出版社
5.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宋.法賢譯 / 《大正藏》 / 新文豐出版社
(二) 節會本:
1. 《佛說大阿彌陀經》宋.王日休會集 / 《大正藏》 / 新文豐出版社
2. 《佛說無量壽經》清.彭際清節略 / 《大正藏》 / 新文豐出版社
3. 《無量壽經》清.魏源會集 / 《大正藏》 / 新文豐出版社
4. 《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 》民國.夏蓮居會集 / 華藏圖書館
(三) 注疏類:
1. 《無量壽經義疏》隋.釋慧遠著 / 《大正藏》 / 新文豐出版社
2. 《無量壽經義疏》唐.釋吉藏著 / 《大正藏》 / 新文豐出版社
3. 《無量壽經宗要》唐.釋元曉著 / 《大正藏》 / 新文豐出版社
4. 《無量壽經連義述文贊》唐.釋璟興著 / 《大正藏》 / 新文豐出版社
5. 《無量壽經甄解》清.釋道隱著 / 本願山彌陀淨舍
6. 《無量壽經起信論》清.彭際清著 / 臺灣佛教印經處
7. 《摩訶阿彌陀經衷論》清.王耕心著 / 臺灣佛教印經處
8. 《無量壽經箋註》民國.丁福保著 / 臺灣佛教印經處
9. 《無量壽經講義》民國.釋性梵著 / 和裕出版社
10. 《 無量壽平等覺經眉注 》民國.李炳南著 / 臺中蓮社
11. 《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解 》民國.黃念祖著 / 華藏圖書館
12. 《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講記 》民國.釋淨空著 / 華藏圖書館
(四) 其他著作
《印光大師文鈔》民國.釋印光著 / 佛教書局 |